《向中共病毒索赔之路:一支巡游车队的跨洲记忆》
(第一篇)从自由雕塑公园出发:我们把索赔与追责写在公路上
一、启程:风起于洛杉矶的自由雕塑公园
9月6日下午三点,自由雕塑公园内旗帜招展,风声与口号声交织。志愿者们正忙着最后的准备:有人检查发电机,有人调整灯箱字幕,还有人细心地把“END CCP”的贴纸一一抚平在车门上。园区中央矗立着那座“中共病毒”雕塑——高逾五米、重达六吨,通体金属,刺突森然,在阳光下闪着冷峻的光芒。
那不是冰冷的物体,而是一声凝固的控诉。这个雕塑正出自于雕塑家陈维明老师之手–我们这次活动的组织者,也是我们此次行动的精神领袖。当陈维明老师发出出发口令,发动机的轰鸣声同时响起——那不仅是车辆的回应,更是一次跨越十六州的呼喊:“让中共为病毒负责!”
二、第一站:沙漠炙热与城市光影
车队的第一站是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。沙漠的热浪扑面而来,街道上却人潮涌动,灯火辉煌。与美国许多宁静的州份不同,这座城市的喧嚣似乎在提醒我们:自由与欲望同样炽热。当“CCP VIRUS”雕塑随车驶入拉斯维加斯大道,人们纷纷驻足、拍照。那一刻,病毒的象征被带进了娱乐之都的心脏。我们在 South Point Hotel 门前留下了巡游的第一张集体合影——从此,每一英里都成了历史的见证。
三、夜宿边陲:在霓虹与露水之间
夜幕降临,车队驶入 Henderson 的 Railroad Pass Casino 停车场。管理方告知:非住客不得在卡车位留宿。队友迅速应变,在旁边的 Ramada 酒店开了一间房,团队才终于安顿下来。那天大家都饿坏了,幸好法师在洛杉矶准备的食物派上了用场。灯光闪烁的停车场,成了我们临时的家:有人在车斗上看星星,有人支起帐篷,房车则成了移动宿舍。霓虹灯忽明忽暗,像在默默记录这一夜的漂泊。
四、故障与默契:停在路上的团结
9月7日上午,LED 显示屏突然宕机。团队并未慌乱:有人修线路,有人找工具,还有人用镜头记录这一切。原地检修的几个小时,让车队有了另一种默契——谁有空,谁就去最需要的地方。这种默契,也许比机械更能驱动一场信念之旅。
五、胡佛水坝的回声
中午过后,几辆车分头去了著名的胡佛水坝(Hoover Dam)。阳光强烈,水面如碎银闪烁。有人对着峡谷高喊:“Hold CCP Accountable!”声音在岩壁间回荡,又被风带回。那一刻,我们都知道,这趟旅程不仅是车轮的移动,更是信念的扩散。
六、夜行亚利桑那:疲惫与坚持
下午两点,车队继续东行,驶向亚利桑那州 Seligman 附近的休息区,行程 159 英里。抵达时已近黄昏。这里可以洗漱,却无处做饭,也没有淋浴。大家分发薯片、水果、面包。疲惫被风吹淡,夜色渐深。帐篷、车斗、房车——各自的“江湖”安静地铺开。凌晨的温差刺骨,露水在车窗上结成一颗颗亮点,仿佛烙印在我们心头。那是第一夜的印记,也是一场信念之旅的起点。
七、新墨西哥的长夜:七百英里的迁徙
9月7日上午,我们原计划在亚利桑那州的 Flagstaff 市进行一次绕城巡游,展示雕塑车和横幅,让更多当地居民了解我们的诉求。然而,因雕塑车体积过大、路况受限,未能进入城区。短暂讨论后,车队决定继续东行。
从亚利桑那驶向新墨西哥,这一段足有七百英里。沿途荒漠连绵,风声裹挟着车轮的轰鸣。”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兼程,夜幕降临时,车队终于在新墨西哥州的卡车停车场停下。天边的星光像极了故乡的夜色,却更加辽阔。那一夜,没有城市的喧嚣,只有发动机残留的余温和信念的余烬。
次日清晨,车队整装出发,目标是德克萨斯州的米德兰。这趟跨越三个州的路程,成了巡游最艰苦也最难忘的一段。
? ? —— 未完待续 ——
来源:北京之春
作者:彭小梅
本文转自:TNT时报
本网(平台)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 |